阴虚则内馁,故常若饥状。六经当以一贯解之,章旨太多,恐学者易倦,仍将六经分解,参以附解,〔须〕知分解还是贯解,附解不在分贯之列,分贯是六经大旨,附解是补六经未发之大意。
肝主筋,筋热则,故多卧。凡内伤外感之加于人者,皆曰“邪气”。
肝主筋,故筋脉沮弛。暴注,卒暴注泄也。
然上非无湿,下非无风,但受有先后耳。然胃中寒则腹胀,肠中寒则肠鸣飧泄,中气不足,肠为之苦鸣,此又皆寒胀之有声者也。
跗上,即本经之冲阳穴。春秋为阴阳和平之候,得其和气,故可以生;冬夏乃阴阳偏胜之时,阳剧于夏,阴剧于冬,故死。
邪入于阳则狂,重阳者狂,如赫曦之纪,血流狂妄之类,阳狂也。故为瘅热、焦竭、坚干、痛闭之疾。